Blog
粽叶里的甜与咸
端午将至,有玩笑说屈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端午的一天假期,还把粽子这种美食带给了中华大地。虽然各地的粽子外表看上去无二,都是粽叶包裹着糯米,其中的馅料可就五花八门了,而粽子也一直都是南北甜咸之争的主要战场之一。 其实北方也有咸粽子,南方也有甜粽子,但是总的来说,在口味的选择上北方人更倾向甜口的,而南方人颇喜欢咸味粽子。从口味方面来说,由于粽子所包馅料不同,因此口味也不同。粽子馅荤素兼具,有甜有咸。 北方粽子主要以糯米为主,但山东等地黄米粽也比较盛行,内馅偏爱大枣、豆沙,有时候也会玩玩混搭比如八宝粽。吃法上也偏甜,常常会辅以白糖、蜂蜜。有的地区甚至还会甜上加甜,比如西安的蜂蜜凉粽。还有水晶粽,这个晶莹剔透、口感非常Q,并且不会腻的小粽子,配搭各种不同颜色的口味,色香味俱全,让人爱不释口。 到了南方,虽然同样是糯米为主,但是粽子的画风突变,主要以咸鲜为主,馅料中更是添加了各种干货。这个主食+菜的搭配,看着倒更像干饭人标配。除了传统常见的蛋黄、咸肉馅,也有鲜肉、虾米、香菇、火腿等。近些年出现了把菜包成馅的风潮,粽子也不例外,鱼香肉丝、腌笃鲜一类本应出现在餐盘中的菜式摇身一变成了粽子的馅料。 至于粽子的甜咸之分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北方糯米产量的差异。南方气候湿润,比较适合种植糯米,就导致南方的糯米产量高。而北方的糯米产量不高,糯米制品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。而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,其实一直都有“主食为咸,辅食为甜”的习惯。所以南方粽子的口味像主食一样偏咸口。而北方过节吃点心,自然当以甜口为佳,所以北方粽子口味像点心一样偏甜口。 粽子虽然美味,但也劝大家不要一次性吃太多,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,并且吃的时候最好搭配蔬菜水果等辅助肠胃蠕动,避免肠胃不适。
Read More烧麦知多少
烧麦是一种遍及全国的美食小吃,在大江南北都可以见到烧麦的身影,然而,不同地区的烧麦不仅在形状、馅料上有所区别,甚至名称叫法都有不少出入。总的来说,北方统称烧卖,南方统称烧麦,另外在不同地区还有纱帽,烧梅、捎卖、稍美、梢梅等多种叫法,甚至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烧麦也毫不夸张。 首先,在面皮的做法上,南北的讲究就大有不同。北方的烧卖是以小麦面粉加水和成硬面团、经醒制后用轴槌擀压成荷叶边面皮,南方的烧麦则多以烫面为皮。而不论南北,在烧麦皮的制作上都要大下功夫。和面需要用沸水,醒面需要足钟,面皮需要压成荷叶边。上笼蒸制后,面皮晶莹剔透,热气腾腾,让人一看就有食欲。 至于烧麦的馅料,讲究就更多了,不同的地区也是用料各异。北方的烧麦多为肉馅,猪肉、羊肉馅的烧麦都很常见。比如呼和浩特的羊肉烧卖,至今仍是备受喜爱的早餐。正宗的青城烧卖,用肉讲究,要草地羊,现杀现切,切好了,拌上盐,胡油,葱姜,土豆粉焖子,这样的馅儿,包上巴盟雪花粉捣出来的薄薄的荷叶边儿皮子,上笼大火蒸个七八分钟,这样不膻不腻,嫩而不水,鲜香四溢。 在江南地区,糯米烧麦是主角。糯米为主料,搭配肉末、香菇等,用酱油调味,外皮微韧,糯米内馅油水足,肉末和香菇的辅料也为整体口感增色不少,烧卖里的米有香菇香、酱油香、糯米香,三香合一。 到了杭州,最常见的是笋尖肉馅烧麦,这和杭州人喜欢吃笋是分不开的。笋嫩而不老,荤素搭配营养均衡,烧卖皮薄到晶莹剔透。 再往南走,到了广东地区,干蒸烧麦是每家茶楼必有的点心。干蒸是把食物放在竹笼,通过蒸汽蒸熟的一种烹调方法。馅料或为虾仁,或为猪肉,有的还在顶端放鱼籽点缀,颜色鲜亮又为口感增色。
Read More青团与清明
又一年清明将近,每当清明时节雨纷纷之时,随处也可见青团的踪迹。青团是中国南方的传统食品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然而近些年却成了“网红”食品。在清明时节吃青团在中国南方地区是传统习俗,青团的绿色也不仅寄托了清明对逝者的缅怀,也充满了春天的绿色气息。 虽然人们习惯把青团与清明挂钩,但青团其实发源于寒食节的习俗。有人认为青团的前身是唐宋时期的“粉团”或“水团”:“粉团”来自唐代端午节时,宫里颇受欢迎的节日小食,《岁时广记》有载:“唐宫中每端午造粉团、角黍饤金盘中,纤妙可爱。以小小角弓架射箭,射中粉团者得食。”而“水团”按照宋代吴自牧《梦粱录》的笔记,做法是“秫粉包糖,香汤浴之”——其实就是汤圆。然而无论粉团还是水团,做法和吃的时令都与青团差距较大,所以主流观点更倾向于“青白团”的起源说。依据明代郎瑛《七修类稿》的解释:“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,资阳气也,今变而为青白团子,乃此义耳。” 《七修类稿》关于青团的起源点明了两个问题。一是青团这种小食,诞生于我国食俗文化代表之一的“寒食节”;二是青团的前身,也就是它青色的由来,也是来自寒食节曾经的食物——青精饭。不能举火为炊的寒食节能吃什么?唐代以前的寒食节食物并没有青团这一说,最常见的冷食是粥和饭。而南宋的《岁时广记》则记载了寒食节的另一种食物——“青精饭”:“杨桐叶、细冬青,临水生者尤茂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,色青而有光,食之资阳气。谓之杨桐饭,道家谓之青精饭,石饥饭。” 这种用草叶染色的糯米饭在唐代时已广为人知,陆龟蒙有诗:“旧闻香积金仙食,今见青精玉斧餐”。除了道教,佛教对青精饭也相当推崇,唐代每逢浴佛节就要吃青精饭。对比青精饭和青团的制作方法、考虑青精饭在当时的流行程度,以及青精饭作为寒食节冷食的功能,可以推测:青团的出现是受到了青精饭的启发。明代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里也认为,青团是在青精饭的基础上诞生的:“用杨桐叶,并细叶、冬青叶,遇寒食,采其叶染饭,色青而有光,食之资阳气,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。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,和糯米作青粉团,乌臼叶染乌饭作糕,是此遗意。” 到了明清时期,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基本消失,但寒食节的食俗之一——“青白团子”却变身“清明果”被完整继承下来。凭借“能事前准备、可以保留数天冷食”的优势,青团成了清明节祭祀的必备祭品。清代《清嘉录》就有:“市上卖青团熟藕,为祀祖之品,皆可冷食”;清朝文人徐达源的《吴门竹枝词》也说:“相传百五禁烟厨,红藕青团各祭先”。 从史料记载来看,从明代中后期起,青团就一直流行于江南地区,江南人管春天的第一口青团叫“尝春”。至于青团为什么能成为江南共同的春季时令之味,得归结于江南一带得天独厚的原材料条件。鱼米之乡的江南,糯稻品种丰富、产量高,米食文化发达。汤圆、糯米糕、糯米藕以及青团的主要材料都是糯米。青团黏弹的口感如何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糯米品质。另一方面,一到清明时节,各种时令野菜纷纷破土而出,清香四溢。活跃在浙南地区的鼠曲草,以及生长在苏南、皖南地区的艾草,都是青团里绿野仙气的来源。 到了近些年,青团里的馅料花样也繁复了起来。最开始青团的馅料大都是红豆沙或白糖黑芝麻馅,用甜蜜绵软的口感匹配艾草的清新。然而,近几年也出现了像蛋黄肉松、芥菜鲜肉、腌笃鲜、蟹粉等咸派青团,甜派也扩展出了草莓、芒果、榴莲等新的口味。如今,青团早已摆脱了地域性和时令性的限制,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华人社区中都可以看到青团的踪迹。
Read More元宵与汤圆——只是名字不同吗?
许多中国的传统美食由于地理环境、风土人情等等原因,经历千百年后,在南方和北方逐渐变得天差地别。同样一种食品,如包子、饺子、馄饨等等,在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印象中可能在外形、用料和口感上都大相径庭,也由此导致了近年来南方和北方的“咸甜之争”。元宵和汤圆也是其中之一,然而他们的区别真的仅仅是名称吗? 按照地方传统粗略来说,南方吃汤圆,北方吃元宵,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制作方法、馅料选择、烹饪习惯和储藏方式四个方面。 首先是做法的不同 汤圆是包出来的,表皮光滑黏糯。元宵则是滚(或者摇)出来的,表皮干燥松软。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,和成粉团,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,搓成圆圆的。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儿,蘸上水,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,边摇边撒点儿水,等馅儿全滚上粉滚成圆球。 其次是馅料的不同 汤圆的馅偏软,咸甜荤素选择众多。元宵的馅偏硬,一般单一甜口为主。汤圆的馅除了传统的五仁、豆沙、山楂糕外,还有很多粗粮、水果、鲜花口味的,以及丧心病狂的梅干菜烧肉、香菇鲜肉馅等。每当江南地区的朋友说想念肉馅的汤圆,从未品尝过的北方朋友都会满脸问号:汤圆里还能搁肉?相比之下,北方的元宵就专一很多了,甜口为主,黑芝麻、豆沙都是常见的馅。 然后是吃法不同 汤圆多是煮着吃,也有炒着吃的。元宵多是炸着吃,也可以煮着吃。如果煮汤圆,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短,大概 3~5 分钟浮起来就好,煮后的汤是清汤。如果煮元宵,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,往往要 10 分钟以上,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浑汤。 最后是储存方式不同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,所以保质期比较长。元宵冷冻容易开裂,所以保质期比较短。因为汤圆比较容易储存,所以全国各地都能买到速冻汤圆,全年也都可以吃到。南方有些地区会在春节、冬至等节气吃汤圆。而元宵稍多放几天或者冷冻后,就容易开裂,所以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够现场制作、当日售卖,不过这更有过节有气氛。 综上所述,汤圆和元宵可不仅仅是叫法不同,它们无论在做法、馅料,还是吃法、储存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。最后提醒大家,由于以糯米为主料,汤圆和元宵比较难消化,加上馅料普遍糖分较高,虽然好吃可也要注意适量哦。
Read More立春与春饼
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节。春节刚过不久,寒冬即将过去,春日将至,气温渐渐回暖,万物复苏。然而在中国古代,立春可不仅仅是一个节气,更是农耕社会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。从周代开始,立春这一天,上至天子,下至官员,都会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。 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“天子率公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。”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也说:“立春之日,夜漏未尽五刻,京师百官皆衣青衣,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清帻,立清幡,施土牛耕人于门外,以示兆民。”此后历朝历代,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,立春都是很受重视的节日,在古代也被称为“春节”。到了民国,1912年孙中山为了“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,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,而公历的1月1日则称为“元旦”,立春的重要性从此逐渐下降。 中国人对于某个节日最大的尊重,就是给它安排个独特的吃食。而中国人对春天的喜爱,也是从吃开始的。立春也不例外,中国人在这一天会吃春饼。春饼,就是中国人最家常、最直观迎接春天的方式。 春饼起源于古代的春盘,而食用春盘的习俗源于晋代,最初名为“五辛盘”。五辛盘中盛有五种香辛蔬菜,如大蒜、小蒜、韭菜、芫荽、芸薹等。或许是单独吃这些香辛蔬菜过于辛辣,唐朝的人们已经开始用饼将这些蔬菜卷起来吃了,这也是春饼最早的起源。早春各种蔬菜发出嫩芽,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,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,取名春饼,寓意着五谷丰登,也是春天的象征,并将它互相赠送,取迎春之意。《关中记》说:“立春日作春饼,以春蒿、黄韭、蓼芽包之。”并且在唐代,食用春盘已经成为一种迎春潮流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曾记述:“长安春时盛于游赏,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后,各乘车跨马,带上‘春盘’,供帐与园圃中或郊野中,号为‘探春之宴’”。而到了厨艺迸发的宋代,春饼也做得愈发精致。周密所著的《武林旧事》中记载:“春前一日,后苑办造春盘,翠缕红丝,金鸡玉燕,备极精巧,每盘值万钱。”到了明清时期,春饼已成为市面上常见小吃,清朝嘉庆年间,出现了专门售卖春饼的店铺。而当时的春饼,以南京人做得最有名气,袁枚认为它“薄如禅翼,大若茶盆,柔润绝伦”。 春饼因为形状像漂浮在水中的荷叶,所以也叫“荷叶饼”。它并不是什么复杂高深的美食,但做春饼一定要用烫面,就是用开水和面,因为热水会影响到面粉的筋性,这样做出来的春饼才足够劲道。和好的面擀成薄饼可蒸可烙。蒸出来的春饼皮薄透亮,但又韧性十足,很多地方又称为“筋饼”;烙出来的饼皮稍厚,带着一丝烟火气息。除去饼皮之外,配菜也同样重要。在北方,最经典的就是豆芽、韭菜、粉丝和肉丝炒成的“合菜”,再搭配上酱肉一起卷起来,就是迎春的期盼。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很多,时间不同、地域不同都可以滋生出不同的风味,春韭、春笋、香椿芽、嫩蒿、荠菜、榆叶……这些都是可以包卷进春饼里的春天味道。 步入现代社会后,立春已不再如农耕社会时那般至关重要,而吃春饼的习俗却一直流传下来。春饼不单单蕴含着迎接每年第一个节气的仪式感,更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。
Read More元宵节的历史由来
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,春节刚过,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——元宵节。元宵节又称为“上元节”,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此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,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,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,以示庆贺。出门赏月、燃灯放焰、喜猜灯谜、共吃元宵,合家团聚、同庆佳节,其乐融融。如同众多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,元宵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元宵节庆祝活动开始于大约 2,000 年前的西汉(公元前 202 年至公元 220 年),而赏灯的传统起源于东汉明帝(公元 58-75 年)时期。东汉时期,佛教已经在中国传播开来,明帝提倡佛教,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,点灯敬佛的做法,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,令士族庶民都挂灯。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。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,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。 元宵节的由来还有一个神话传说,据说在很久以前,凶禽猛兽很多,四处伤害人和牲畜,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扑杀它们,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,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。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,立即传旨,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,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。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,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,就冒着生命的危险,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,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。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,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。吓得不知如何是好,过了好久,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,他说:“在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日这三天,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、点响爆竹、燃放烟火。这样一来,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。”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,便分头准备去了。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,天帝往下一看,发觉人间一片红光,响声震天,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,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,非常满意,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,村子得救了。 此后,居民们每年都继续燃放鞭炮、挂红灯笼以纪念这一事件。 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,又有另一则历史传说。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,他善良又风趣。有一天冬天,下了几天大雪,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。刚进园门,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。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,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。原来,这个宫女名叫元宵,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。自从她进宫以后,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。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,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。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,不如一死了之。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,深感同情,就向她保证,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。 一天,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。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。不料,每个人所占所求,都是“正月十六火焚身”的签语。一时之间,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。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。东方朔就说:“正月十三日傍晚,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,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,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,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。”说完,便扔下一张红帖,扬长而去。老百姓拿起红帖,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。汉武帝接过来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“长安在劫,火焚帝阙,十五天火,焰红宵夜”,他心中大惊,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。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,就说:“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,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?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。万岁焚香上供,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,一齐敬奉火神君。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,满城点鞭炮、放烟火,好像满城大火,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。此外,通知城外百姓,十五晚上进城观灯,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”。武帝听后,十分高兴,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。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,游人熙来攘往,热闹非常。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。当他们看到写有“元宵”字样的大宫灯时,惊喜的高喊:“元宵!元宵!”,元宵听到喊声,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。如此热闹了一夜,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。汉武帝大喜,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,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。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,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,这天叫做元宵节。
Read More